京剧论坛

关注
老沈聊戏 LV.4
21-12-4 浏览1523
发表于北京
  • 老沈聊戏:特立独行的赵燕侠

    俗话说,艺高人胆大。赵燕侠自幼刻苦练功学戏,出道后自己挑班唱戏挂头牌,从不给别人跨刀。1949年后赵燕侠组建北京燕鸣京剧团,由赵燕侠挑班,燕鸣京剧团的演出大轴是赵燕侠担当,而前边是由一出大武戏开锣。如果赵燕侠告假,那么则由李鸣燕以“燕鸣京剧团分团”名义演出。李鸣燕既可给赵燕侠配戏,也可单挑唱大轴(如《佘赛花》)。
    赵燕侠常演的拿手戏有《红娘》《玉堂春》《盘夫索夫》《碧波仙子》《荀灌娘》《红梅阁》等。因为她主打花旦戏,所以小生必不可少,在燕鸣京剧团先后给她配演小生的演员有徐和才、沈曼华、郑盛芗、姚玉刚、陈茂兰、魏德春、徐韵昌等,徐韵昌配演的时间最长。此外她还经常邀请北京京剧团的闵兆华、茹富华等为她配戏。挂三牌的武生先后是孙毓堃、姚世茹、安晓峰和米玉文。因为武生很强,所以赵燕侠的大轴前面垫场的总是一出大武戏,如《挑滑车》《嘉兴府》《百凉楼》《挑帘裁衣》《恶虎村》等。姚世茹还善演关戏,所以他在前面唱《古城会》等,姚后来调往沈阳。燕鸣京剧团不唱老生戏,故没有头牌老生,二路老生是刘盛通,资格老,肚子里宽绰,能教戏,像马长礼等都向他请教。大丑是郭元祥,胖乎乎的,一双眯缝眼睛,矮蹲蹲的个子,一出场就会把观众逗乐。他后来担任北京京剧院一团的大丑,给谭元寿、马长礼配戏十分默契。二旦是李淑玉,戏路很宽,能够担任各种角色。
    1961年,遵照上级安排,赵燕侠携燕鸣京剧团调入北京京剧团,赵担任副团长,与马谭张裘并列形成五大头牌。原燕鸣京剧团的旦角李鸣燕、净角徐世宸等则调入中国京剧院二团。
    赵燕侠加入北京京剧团也算是她一种政治上的进步。她从入梨园行起,从没有搭过别人的戏班。新中国成立后,据说曾邀请她加入国家剧院,但被她推辞。赵燕侠和李元春曾准备把两团合并,组建一个80人的剧团,李提出各出40人,而赵要自己出45人,对方出35人,双方没谈拢,合团计划告吹。程砚秋去世后,程剧团解散,北京组建专门演程派戏的剧团,以青年京剧团作为班底,并考虑邀请赵燕侠等名家加入,但赵燕侠没有同意。因为她领衔的燕鸣京剧团演出十分火爆,是当时北京最叫座的剧团。后来,赵燕侠虽然并入北京京剧团,担任了副团长,但是她基本上还是自己演自己的剧目,排演自己的新戏,不同的是她的戏配演阵容比过去强大多了,特别是有马富禄这样的老前辈的捧场,她的戏更加火爆。可以说,赵燕侠得益于于北京京剧团的强大阵容。其实,组建北京京剧团最受益的也是马连良。他当年的马剧团演员欠硬整,合团后谭富英、裘盛戎、李多奎都傍着马连良团长,他自然锦上添花。张君秋加入北京京剧团后则依然依靠原来的班底陈少霖、刘雪涛、李四广唱,没有变化。
    因各种原因,赵燕侠几乎很少有和别人合作演出的机会。据梨园界一位资深人士透露,1959年中国京剧院后北京京剧团联合排演新编戏《西厢记》,这出新戏与传统的荀派《红娘》不同,第一主角是崔莺莺,第二主角是张生,第三主角是红娘。安排张君秋演崔莺莺、叶盛兰演张生,原来计划由赵燕侠演红娘。但这个安排未能实现,这才改由杜近芳扮演,塑造了一个新颖的梅派小红娘。
    六十年代初,为弘扬盖派艺术,文化部门决定为盖叫天拍摄舞台艺术片《武松》,并争得赵燕侠同意,由她扮演潘金莲。此外,由张云溪扮演西门庆、钱浩梁扮演蒋门神。结果因盖老与赵燕侠的戏路不合,排演效果不尽人意,最后拍摄计划落空。
    赵燕侠在北京京剧团,虽然与其他四大头牌同在一个团,但五大头牌合作演出机会几乎没有。1961年除夕剧团内部联欢,五大头牌反串《八蜡庙》算是唯一的一次合作。马连良演费德功、谭富英演朱光祖、张君秋演金大力、裘盛戎演小张妈、赵燕侠演黄天霸。公开商业演出中,马连良曾邀请赵燕侠合演《乌龙院》,这是北京京剧团中马、赵唯一一次合作演出。据说赵燕侠不喜欢这出戏,所以后来也没有再演过。
    六十年代中期大演现代戏的政治浪潮中,赵燕侠放下了“身段”,不再计较牌名地位,在《杜鹃山》中扮演了二号角色贺湘,头号角色乌豆则由裘盛戎担纲,马连良则扮演一个扫边角色郑老万。在那场政治风浪中,什么四大头牌、五大头牌,都彻底打乱了。
    1978年北京市京剧团排演的《闯王旗》,她挂了二牌,饰演高夫人。头牌是李和曾饰演的李闯王、三牌是袁世海饰演郝摇旗。1987年北京京剧院重排此戏,赵燕侠挂头牌,剧名改为《闯王夫人》。1980年纪念马连良演出《龙凤呈祥》中赵燕侠扮演前部孙尚香,这也是她为数不多的一次与其他众多名家(李万春、马最良、王和霖、言少朋等)的合作。
    文革后,京剧院团全部国营化,演员集中统一领导,统一调配,但赵燕侠似乎是个例外。她继续了单独领衔主演的惯例,虽然与谭元寿、马长礼同在北京京剧院一团,但在两个演出队,互不干扰。后来又为她单独成立了六团独自演出,配演有高宝贤、张韵斌、马顺德等。赵燕侠以自己的号召力,率领精干的改革团,上山下乡基层演出,所到之处受到观众热烈欢迎,其艺术魅力使观众得到极大的满足,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。这应当算是对当前京剧演出组织形式的一种有益探索。
  • 生成海报

    打赏作者

    更多
    收藏
写评论
取消